疫情期间,思政为先。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落实学校党委关于加强思政工作的要求,提高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实现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进课堂、进头脑,3月3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22位教师在教学工作负责人徐瑛的主持下,于网络云端举行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专题集体备课会。
会上,二校区思政教研室主任张丽艳就备课过程进行了介绍:首先,明确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课程中的地位。教师要结合十六届六中全会公告,讲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联系,让学生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继往开来,树立科学的历史观。其次,介绍了总体设计理念,即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实际,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以问题为导向开展专题式教学,学生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实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再次,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采用“双角色、两驱动、三时段”的教学模式和案例分析、互动抢答等教学方法。双角色,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两驱动,即线上线下两轮驱动;三时段,即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时段。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以问题为导向进行课前探究、课中突破、课后提升。最后,指出本专题教学重点是为什么要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旨在让学生明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实现的,是前辈们冲破重重阻碍在艰苦奋斗中取得的,同学们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政治教研室主任孔令声说:“新时代讲好思政课,一要增强思政课的时代性,特定的时代呼唤科学的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二要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性,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多举古今中外及身边的案例。”
与会老师也积极表达了各自的观点:为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知识点,教师在分析中要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结合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学生认知更直观;等等。
“信仰战疫情,人生路更明”徐瑛总结说:“集体备课会就是集体解惑、头脑风暴,众人施才惑必消。疫情期间思政课教师应该静下心来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原著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悟透“新思想”,坚持用“新思想”贯穿思政课;集体备课不应流于形式,要用成果导向的理念推动教学工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每一位参与教师都会在集体备课中印证自己的想法,实现思想的碰撞,智慧的凝聚,切实提高教学能力;充分认识思政课的不可替代性,思政课教师要做好连接党、国家与学生的思想纽带,坚守意识形态阵地,点亮学生思想的心灯,像张维为一样,让思政课传爱国之道、解人生之惑,真正成为大学生终身受益的‘人生金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