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朱兴国,男,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民族心理学研究。 郭本禹,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理论心理学、德育研究。
来源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
摘要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民族问题的重大原创性论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思想指南与行动遵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体化建设是在“大思政”观引领下,以马克思主义整体论为哲学基础,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突破学段壁垒,通过特定的培育机制构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合力体系的整体形态。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建设的内在理路分析,以理念碎片化、内容片面化、认知主体局限化与教学范式单一化等现实困境为逻辑起点,从建设理念、课程体系、主体保障、育人模式等维度,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建设的有效路径,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拓展新的视野。
基金 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项目编号20YJA710049)
关键词 “大思政”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建设;立德树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体成员在多元族群交融生活实践中自觉生成的共识性价值与共鸣性情感,是客观实体在人脑中形成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情感、态度、评价和认同等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总和。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全体民族成员的价值认同与情感共鸣的心理表征,更是一种价值引导与文化信仰,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的道德准则、精神面貌与理想追求的时代反映,理应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政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与关键课程,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体系,将为当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注入新的活力。“大思政”观是马克思主义整体论哲学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新发展,也是“立德树人”思想的创造性实践。“大思政”观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体化建设,将会打破学段壁垒,实现跨界融通,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辟新的路径。
一“大思政”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制创新
实践是理论之源,“大思政”观的提出,既是我们党对传统思政课建设宝贵经验的传承,也是对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内在规律认识的升华。“大思政”是一体化领导、专业化运行、协同化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和体制机制,是对教育本质的理性回归,更是新时代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整体论是“大思政”观产生的哲学基础,同时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机制创新的理论源泉与实践指南。
(一)“大思政”观的提出及其内涵特征
“大思政”观的提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思想政治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都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将历史使命与时代要求相结合,用伟大的建党精神培根铸魂。思想政治课是铸魂育人的重要途径,基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视野与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打好组合拳,才能讲好思政课”,这是对新时代政治理论课建设战略性、全局性和时代性的重要阐述。“大思政”是对多种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因素通过特定的活动或联系机制所形成的合理体系的整体形态描述。“大思政”观是针对原有思想政治教育“碎片化”等不足而提出来的教育体制、生态与运行机制的整体形态与实践要求,具有整体性、全局性与全要素性。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变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原有片面说教式的思政教育模式在培育青少年思想道德素养上已显得力不从心,“大思政”观的提出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教育本质问题在思政教育领域的具体实践,也是新的历史时期广大思政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更好地落实“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等要求的重要遵循,更是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改革与创新的重要力量。
“大思政”观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整体论哲学在思政领域的具体运用,其主要特征表现为:首先,领导的一体化,坚持党对思政工作的领导是“大思政”观的基本政治属性,也是“培育什么人”的目标导向,思政工作应以党的领导作为生命线,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其次,运行的专业化,“大思政”理念的贯彻离不开专业化的运行,一是内容与手段的专业化,内容应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主线,充分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教育的引领作用,重视现代教育手段对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激发功能,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队伍专业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有序开展思政教育、稳步推进铸魂育人工作的人才保障,要深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改革与创新,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升人才素质;最后,育人的协同化,主要是指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具体表现为育人理念协同,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原则;课程内容协同,旨在找到课程与思政元素的结合点;教师协同,加强思政与课程教师联动,坚持全员育人的原则;教法协同,坚持融合发展,做到思政课与学科教学方法的融会贯通,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管理协同,充分树立大思政格局,自觉将立德树人理念贯穿于学校管理工作之中,做到认知发展与思想素养提升同向而行、共振和鸣。
(二)“大思政”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制创新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历史形塑的精神引领与民族国家价值诉求的社会表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稳定之基、民族团结之本,也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是对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民族成员的培育,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当前“立德树人”的一项根本任务,也是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有效路径。“大思政”观的提出,在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理念的同时,也提出了诸多要求:首先,要突破传统思政界限,拓展新的视野。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首要问题是培养什么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传统“碎片化”的思政教育模式难以实现这一根本目标,需要用“大思政”观视野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大制度创新,推动思政一体化建设。其次,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政课程,构建新的课程体系,课程是思政教育最重要的载体,其中蕴含着类的精神能量,通过教学可将其转化为个体的精神能量,长期以来,由于思政课程在理念、主体、资源与参与等方面的碎片化,导致认知、情感、能力、态度、意志等内容的转换被阻断,课程整体性与衔接性的不足严重影响了思政育人的质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心理特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直接关系到国家稳定与民族团结,其内容理应与思政内容有机融合,并成为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再次,主动求变,运用新的培育手段,随着新的技术革命,各种新的技术逐渐应用于教育领域各个环节,在思政教育中应主动运用“互联网+”与“AI+”等技术,采用慕课与普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育手段的创新,不断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质量。最后,注重价值引领,培根铸魂,提升全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个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外显,是时代阐述的核心内容,是凝聚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公约数,是统领性要素,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引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同价值与共通情感,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自觉。
二“大思政”观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建设的内在理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特别是从青少年教育抓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建设是对新时代“立德树人”思想的准确把握,也是对学段壁垒的有效突破,其系统性、整体性与实效性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体系构建的时代需求表征,更是马克思主义整体论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实践过程中中国化内在理路的体现。
(一)整体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建设的内在理路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建设是坚持以立德为本,在“大思政”观视域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形成一个系统的教育机制,构建一种旨在融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育人共同体。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其内在理路既体现了新时代“大思政”观的意蕴,更蕴含着马克思主义整体论的哲学观。首先,“大思政”观是思想政治教育多样性统一的理论基础,也是创建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和有效协同体制的实践指南。“打好组合拳”,构建各领域、各环节、各要素协同育人体系,从而不断增强思想政治育人的实效性。尽管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就提出了思政一体化建设的理念,但远未达到理想境地,其根本原因是未能找到和确定思政课多样性统一的基础。“大思政”观的提出从根本上为思政一体化建设多样性提供了统一的理论遵循,将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有效的现实路径。其次,“大思政”观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提供了可能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民族问题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推动中华民族繁荣稳定的社会历史联系和共同的文化纽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履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也是促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全民意识的时代要求。思政课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的主要渠道与关键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整体论为指导,寻求将中华民族意识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既为“大思政”观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也开辟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路径。最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建设是时代使然。马克思主义整体论并非事物部分之间简单的叠加,而是客观事物内部诸多方面和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其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表现为一系列相关的观点构成的思想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为民族成员的精神追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价值上是各民族对共享价值的共识性凝聚,情感上是全体民族成员对“五个认同”的共鸣性体验,一体化建设是在“大思政”观引领下,推动理论创新、价值共享、情感共通与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机统一,形成合力,努力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体化体系。
(二)现实困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建设的逻辑起点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我国的教育发展经历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核心素养的培育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但应试教育影响依然存在,教育片面化现象愈发严重,也使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陷入困境。“大思政”观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体化是与思政课一体化一脉相承的,建设中出现的困境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障碍,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的逻辑起点。一是育人理念碎片化,“大思政”观是一种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其内涵是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长期以来,在传统教育中,知识传承与技能获得成为课堂教学的核心,立德树人被应试教育所取代,更多的教育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是思政教师的责任,甚至出现成才与成人理念不清、育人与教学功能混淆、知识获得与品德形成分离等现象。尽管课程思政建设已成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突破性创新,但更多的教师未能将其内化于心,认为一体化只是各个要素的简单叠加,从而导致课程与思政缺乏契合,“三全”育人流于形式。二是培育内容片面化,近年来,尽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研究水平不断提升,成果也非常丰富,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内容的研究还未形成统一认识,缺乏严整的体系,其片面化主要体现为:在理论上缺乏从思想脉络上一以贯之地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联系,注重论断性研究,未形成系统化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关于民族的重大论述研究不透,培育常停留在对已有内容的简单宣传,与时代发展要求相脱节;在实践上,培育内容缺乏本土民族气息、缺乏对中国特色民族团结进步历史实践的凝练,内容枯燥乏味,由于缺乏实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常未能较好地用中国民族理论阐释中国实践;另外培育内容衔接性不够,历史与现实脱节,在对中国现象进行解读时,未能考虑不同学段学生的特征致使其在理解相关内容时产生偏颇与困惑。三是教育主体认知局限化,教育主体是教育活动中有意识地认识和作用于客体的个体和组织,现代教育认为,尽管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有所不同,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均为教育的主体,教育主体的认知程度直接会影响到教育的质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成效既取决于教育者的认知水平,也取决于受教育者的认知质量。由于认知不足,许多教育者缺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紧迫感与使命感,导致相关活动成为一种“走过场”,未能成为立德树人的有机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部分教师与学生对这一原创性论断的认知不到位,未能形成铸牢的内在需要,从而会严重影响教育的质量。四是育人模式单一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育人模式的创新,传统单一化模式常囿于“以教为中心”,漫灌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受教育者参与的积极性,传统的讲授可能会使受教育者获得一些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但缺乏鲜活实践的教育注定难以激发受教育者内心认同。
三“大思政”观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实践探索
共同体的核心要素是价值共识,民族作为一种共同体总是凝结着民族成员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精神依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民族工作的主题,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应遵循的重要原则,它事关国家与民族的未来,绝非一般意义上的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民性教育,在“大思政”观引领下,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实践与创新,也是打通壁垒、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系统性、整体性的迫切需要。
(一)以“大思政”观为指引,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培育理念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变化、相互联系的矛盾统一体,马克思主义整体论揭示了事物内部存在矛盾运动才是事物运动和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指导人们剖析事物本体结构、特征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思维,其与时俱进的思想内涵为“大思政”观的形成奠定了丰富的哲学基础。
2016年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即“三全”育人的理念,明确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思政”观,这是马克思主义整体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也是新时代思想政治育人的新理念与新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新的思想理念,准确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迫切需要在“大思政”观的指引下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的培育理念。在新的历史时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一体化建设是“大思政”观的具体实践,通过培育目标、课程内容、师资队伍、活动组织等要素的优化配置,以一体化、多维度的方式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活动。新的培育体系的构建需要新的理念,其特征主要有:其一,价值引导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指导,更应与我国当前政治经济发展相适应,国家的意识形态决定了培育的具体内容。只有将国家意志转化为个体的理想与信念,充分体现新时代政治方向与价值导向,才能树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的新理念;其二,育人全程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坚持有效性,培育一体化的主要特征是纵向衔接、横向贯通、体系健全、内在合理,坚持全学段与全学科育人相结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于思想政治育人的全过程;其三,发展全面性,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理想目标,也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同样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追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建设既要遵循思想政治育人的一般规律,也要遵循教育的整体性规律,自觉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其四,协同教育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多方力量的协同,通过一体化机制的建立,产生教育的综合效应与功能,加强新时代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突破学段、课程、地区之间的壁垒,形成体系间的融通,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建设提供体系支撑。牢固树立“协同观”,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主体多元协同育人功能,不断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建设水平。
(二)以“培根铸魂”为根基,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课程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创造并拥有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根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的重要途径。青少年是人生“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学习、传承与弘扬是激发青少年爱国热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路径。利用一体化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青少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所在,也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对的一项重大现实任务。课程是传承精神能量的载体,教学就是将课程中蕴藏的类的精神能量转换成个体精神能量,转化成知识、能力、情感、态度、意志与智慧的过程。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样需要以课程为载体,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应在课程中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地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课程中融入传统优秀文化,将会形成强大的文化凝聚力,催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引领,课程建设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价值引领,随着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到来,部分青少年会出现了偏离社会核心价值的倾向,充分发挥课程价值的引领作用,将有效预防不良价值取向对青少年的浸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纽带,其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支柱与不竭动力,也是凝聚共识价值与共鸣性情感的重要力量。其次,强化“大思政”观的引领作用,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发展。青少年阶段是“五观”形成的关键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课程建设需要确保各学段有序衔接与连续通畅,遵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融入,既丰富了思政课的内涵,也为全方位、立体化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提供了可能。最后,树立一体化的“大课程”观,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列为必修课,在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与课程资源开发中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必要元素融入各学段的课程之中。除此之外,应注重“大教材”的开发与应用,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需求。
(三)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主体保障
人的发展既具有世界性也具有民族性,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既应遵循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基本理论,也应从国家和民族的具体情况出发,体现自身的特点。从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出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实现的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教育的主体,其认知程度、总体数量以及个人的理论修养、能力素养直接关系到培育的质量与水平。主体保障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建设的内生动力,强化主体保障的途径主要有:其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是我们党站在历史的高度做出的关于民族问题的重大论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各级学校的教育任务,更应是各级政府履行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的政治任务,要从事关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充分认识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急迫性,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国民教育范畴,引导各族人民自觉主动地接受教育,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不留死角。其二,坚持以人为本,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的人才培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优秀的教师队伍,在师资教育中应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列为必修内容,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薪火相传、代际相承。与思政课相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渠道,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不仅应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内部协同,形成各学段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机制,更应加强思政课教师与学科教师队伍的协同,构建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体化。其三,整合资源,形成一体化主体保障体系。教学水平的提升离不开科研的支撑,应充分发挥专业人才资源优势,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理论研究;挖掘民族教育素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提供更多的学术成果。在社会层面要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性,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使全体民族成员能在潜移默化的情感体验中产生共鸣,从而提升全社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水平。
(四)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育人模式
作为延展于复合民族共同体稳定的社会历史联系和共同文化纽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反映中华民族共同体存在的社会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建设应以“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出发点与归宿,以便获得一体化建设最大化的效益。由于不同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同,所使用的培育手段、内容与评价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但每一阶段都应将“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问题贯穿始终,“立”社会主义道德,“树”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应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成为一种全民意识,任何一种思想观念,要在全社会树立起来并长期发挥作用,就要从少年儿童抓起。人的身心发展是循序渐进的,要获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整体效应,需要根据不同阶段的任务、特点实施整体化建设,形成全过程育人机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建设离不开育人模式的创新,主要表现为:第一,聚焦立德树人,精准凝练一体化育人理念,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作用,着力引导学生树立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实现大中小学、学校社会、理论实践等一体化;第二,坚持全面发展,精准定位一体化育人目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系统工程,其目标在结构上也具有层次性的特点,基于“立德树人”确立全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目标居于核心和统领地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阶段目标是基于教育教学、思政工作、学生成长的规律而设置,是根本目标的阶段性体现,根本目标与阶段目标共同构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建设目标体系;第三,强化学术支撑,不断创新一体化研究教学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学,由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物,对其准确理解和把握离不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心的重大理论与实践研究,由此而产出的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学提供更多新鲜的内容题材,吸纳专家与一线教师参与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运用高水平研究成果,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教学实践一体化;第四,坚持价值引领,构建一体化评价体系,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评价应坚持立德树人、问题导向、科学有效与统筹兼顾的原则,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一体化评价,破解思政评价的唯一性,建立多元评价维度,发挥党和政府对评价的把控作用,对学校立德树人、教师教书育人、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家长教养方式、社会环境优化进行系统性评价,从而构建科学合理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建设评价体系。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立德树人”的成效应成为检验新时代学校一切工作的重要标准。思想政治课是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的主阵地,也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式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大思政”观的提出,为新时代推进学校思想政治育人体系的整体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也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提供了新的思想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体民族成员应具有的心理特征与社会意识,也是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思政课应高度重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教学,将凝聚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广泛的认同作为时代重任,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优势,用真情提升课堂温度,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立德树人的全过程,不断增强和铸牢新时代大中小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以“五个认同”为核心,充分考虑思想政治课程及其受教育者的特点,让思政课教学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机相融,使其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平台与重要载体。在“大思政”观的引领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建设将突破学段壁垒、走出育人碎片化、克服理论脱离实践,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拓展有效的现实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