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是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根本标准,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课程思政元素充分融入到课程大纲、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中,使每门课程都有思政元素,每节课堂都有育人功能。
本文分享了安徽工业大学课程思政优秀案例《炼铁原料制备》,供各院校教师学习、借鉴。
01课程介绍
《炼铁原料制备》是一门系统介绍烧结、球团和焦炭等炼铁主要原燃料制备的专业基础课程,作为炼铁学、炼钢学等课程的前序课程,其课程建设和改革一直是冶金工程专业教改工作的重点。近年来,《炼铁原料制备》课程建设有序开展,取得了显著的建设成绩。2016年依托课程获批省级教学团队,并以优秀结题;2019年课程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教改项目;2020年课程成功入选省级教学示范课程。课程教学团队包括龙红明教授、春铁军教授、汪志全副教授、丁成义博士。团队有国家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坛新秀、宝钢优秀教师各1人次、全国冶金高校院长奖-青年教师奖2人、入选校首批青年学者计划2人。
课程内容涵盖各类炼铁原燃料制备原理及工艺过程,包括:铁矿石、熔剂、燃料、烧结矿、球团矿等。课程内容紧扣课程教学大纲,有效支撑冶金工程本科毕业要求指标点1.5(具备本专业所需的基本专业理论,掌握相关工艺技术)和7.2(能够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原理技术、工艺设备及应用实践板块。课程教学团队持续升级、优化授课课件与教案、积极探索智慧课堂建设。
《炼铁原料制备》课程教学中,坚持以立德树人为魂,目标明确、内容重点突出、形式新颖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发问,教学效果显著突出。该课程以“思政教育”“专业知识”“工业能力”为培养目标主线,采用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注重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工匠精神的提升,结合科学思维和方法的训练,深化多学科、多方向交叉融合教学,在学生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紧盯国内外同类课程创新变化,积极探索、敢于创新,持续改进,课堂氛围生动活跃,取得了显著的课堂教学效果。
02课程特色与创新
(1)更新理念。在当前双碳背景下,面对钢铁行业对冶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以国家一流专业建设为契机,在国家级首批新工科项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团队深入调研剖析人才培养需求,围绕创新型、数智化、绿色化需求,通过优化培养方案、构建人才培养质量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协同育人新模式等措施,并充分发挥数十年的人才培养经验,为钢铁行业培养出高质量人才,从而为促进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人才支撑。
(2)创新方法。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创新教学方法。尤其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积极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内在动力。例如,在课堂中,当讲授到炼铁炉料章节时,引入《大国工匠》、《钢铁脊梁》中相关的炼铁视频,启发学生开展“双碳”背景下低碳冶金新技术的探讨,激发和鼓励学生的创造思维,课堂交流、互动踊跃,学生获得感显著提高。
(3)重构内容。对接国家战略,引入低碳教育。近年来,冶金行业在智能制造发展的驱动下,在国家“绿水青山”战略的引导下,以及“氢冶金”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学生仅靠教材的内容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求,课程团队通过集中备课,分工合作,在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支持下,广泛引入低碳冶金相关领域的新理念、新知识。融入科研成果,体现学科前沿。引入团队最新科研成果,精心编写教案,确保教学内容不断与时俱进,能体现课程的前沿性。团队的努力换来了每一届学生的高度评价,以及青年教师自身教学能力,包括科研能力的快速成长。
03取得成效
课程结合钢铁工业发展历程、前沿和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培养学生从原理及工艺全面了解炼铁原料制备的工程现象,系统掌握炼铁原料制备工艺中的节能减排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在环境及社会可持续化发展过程的影响,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忧患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行业荣誉感、紧迫感,取得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和教学成效。
(1)课程思政,循循善诱。在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历程的讲解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忧患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行业荣誉感、紧迫感。深化“课程思政”理念,贯彻“立德树人”思想,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协同,构筑工程化、实践化的多维能力体系。培养学生获第十三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1人(全国高校32人),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勤奋上进”类1人(全国20人),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1人(全国100人/年),中国电信奖学金·天翼奖1人(全国96人)。
(2)学研结合,成果导向。打造了一支敢于创新、业务精湛的教学团队。团队成员紧扣学科发展方向,专业技能扎实,通过科研项目反哺教学,积极参与各类教改及教研活动,为课程教学不断注入新动力,教学成果丰硕。关注学科和行业动态和前沿,向学生展示课程背后的宏观大背景大局面,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萌生并建立科学研究的脉络体系。贯彻“线下课程教学-线上行业交流”的混合教学模式。团队注重了解学科发展现状,追踪学科发展前沿,近5年承担国家级纵向课题8项,省级科研项目10余项,校企合作项目30余项,科研经费超过3000万元。首次实现科技成果转化1000万元项目1项。团队成果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奖10余项,包括:1)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015,2021;2)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20;3)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16;4)安徽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018;5)安徽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021等。课程负责人龙红明教授2022年入选国家级教学名师。
(3)交叉融合,多元教学。以冶金工程学为本体,结合工程学、信息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拓展课程深度和广度,激发学生热情。采用线上线下等多元化授课模式,增强学生主动性和参与度。建立了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库。借助冶金虚拟仿真教学基地,将实际生产过程通过VR视频、三维动画、虚拟场景相结合等方式向学生生动展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对课堂知识的认知与理解。培养了一批具有多学科融合、工程应用、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冶金专业人才。2人成为全国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全国115人/届),2人获国家公派留学资格。